梁涛: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起飞无人机航拍,从空中俯瞰,雄安体育中心整体项目宏伟壮观,极具雄安特色。
2023年年初,省里落实外资奖励政策,向企业下达奖励资金882万元人民币,支持企业发展。为加快推进新型材料产业强市建设,我市编制印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秦皇岛场景新型材料产业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
我市新型材料产业正以奔跑者的姿态、奋斗者的心态、追梦人的状态,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锚定十大特色产业推动发展大提速⑦秦皇岛日报 记者 王静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名单,我市秦皇岛核诚镍业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看好企业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广阔市场,奥科宁克集团加大投资力度,奥科宁克(秦皇岛)铝业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近年来,我市将新型材料产业作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攻关一批新材料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重大新材料项目,推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形成千亿级规模总量、百亿级龙头企业支撑的产业格局,全力打造特色鲜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获得,既是对核诚镍业生产技术能力的一种肯定,同时也为我市新型材料产业赢得新的荣誉。
开放吸收美国成熟的技术和管理体系、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适销对路产品由于采用新的管理技术和开拓新产品市场,这家濒临破产的企业从2021年开始逐年盈利。艾杰旭汽车玻璃(秦皇岛)有限公司为丰田、本田、日产、大众、宝马等国际知名汽车公司提供配套服务,产能120万套,成为中国第二大汽车玻璃生产基地。每家规上制造业企业至少实施1个强链补链延链项目,从产业升级、开放合作、创新驱动、智能融合、绿色低碳、企业能级、质量安全、人才培养等N个维度全面提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该市深入实施工业强企1+1+N行动,全力打造新工业千亿企业集群和新万亿产业,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2023年以来,唐山市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国家发改委《支持唐山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谋划推进项目建设,聚焦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打造高品质生活区、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充分激发市场发展活力等方面,抓项目、扩投资、促发展。加快建设能源资源基地、沿海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扎实推进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四大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科学有序布局制氢厂、加氢站、充换电站,并优化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城市快速路网、轨道交通等重点项目,推动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地方道路、园区内部道路连接成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北京研发、唐山转化新模式,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持建设一批核心技术攻关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强力推进智能制造、精品钢铁、新能源、绿色建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唐山市还加快建设新生态、新产业、新能源、新城镇、新交通体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实施绿电+储能系列行动,统筹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利用、百万千瓦级光伏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推动惠企政策兑现,发挥金融支撑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河北日报消息(记者 王育民 通讯员 宋金龙)从1月14日唐山市举行的去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总结会上获悉,2023年,全市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3.2亿元,完成投资额居全省首位。
其间,加快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构建产业+人才家园服务+生活家园模式,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唐山市还从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抓好高水平招商引资、拓展高层次交流合作等方面,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同时,加快推动相关景区改造提升,承办举办赛事活动,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打造一批高品质体育服务综合体和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省人大代表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好建议?两会翔察,记者宇翔带您一探究竟。
2023年,河北省已建成文化名家工作室5000多家,组织活动5万余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登峰 郭宇翔 韩岳瑾一座座文化客厅已经陆续建在咱家门口。转角可遇,温润人心的文化客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精神生活乡村更美的新画卷也将助力产业兴、农民富,省人大代表、邢台信都区英谈村党支部书记路志勇对此深有感触。
2020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全国文明村称号。记者安鹏采访省政协委员刘浩斌省政协委员刘浩斌在驻地完善提案省政协委员、省乡村振兴局二级调研员刘浩斌建议,各地要因地制宜做好战略融合、产业融合、城乡融合、要素融合、智慧融合的五个融合文章。
河北还将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升级行动,开展城乡融合试点,打造一批展现河北风貌、彰显地域特色的美丽城镇。新的一年,河北如何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围绕这一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两会专题报道《2024 向春天出发》,今天请看第三篇《和美乡村内外兼修入画来》。近几年,通过实施古院落提升改造工程,古石寨实现华丽转身。王伟:建设和美乡村,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美观过去一年,河北农村面貌明显改善,改造提升户厕40.12万座,新建和美乡村示范村334个,建设改造农村公路7716公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城乡联动并进新格局。省人大代表、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方建议,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力度,助力河北农业高质量发展。刘浩斌:做好五个融合文章,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河北将在稳步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上发力,与京津共同编制京津冀国土空间规划、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记者李亚玲采访省人大代表路志勇英谈村是我国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北方古石寨之一,素有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称。省人大代表张方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集中采访位于雄安新区的中国中化总部大楼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地标,届时公司也将加快在河北的产业布局。
作为一家2021年就将总部设在雄安的央企,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扩大在河北的对农综合服务,推进社会化服务整村托管,提供化肥、种子、农药和种植技术等生产服务,目前在河北的服务面积已达16万亩。王伟在大棚查看蔬菜生长情况王伟说,乡村建设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张方:加大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力度,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想要农业更强,离不开现代农业综合服务。路志勇:以乡村环境重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2024年河北将继续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记者安鹏采访省人大代表王伟省人大代表、张北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王伟建议,在建设和美乡村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美观,特别是脱贫地区更要注重建设的全面性、宜居性,挖掘和美乡村的本质内涵,实现内外兼修。路志勇在乡亲家访民情路志勇建议,以乡村环境重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首期访谈主题为《十年京津冀 同心共发展》,邀请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最前沿的四位省人大代表作为访谈嘉宾,他们是:石家庄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兼管委会主任赵路新,廊坊市委常委、三河市委书记、燕郊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马志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方,张家口崇礼医学中心(崇礼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院长杨渝平。访谈特邀省人大代表、河北广播电视台播音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纪青云担任现场主持人。
牢记嘱托凝聚奋进力量,砥砺前行谱写崭新华章。本期访谈,四位省人大代表分别从产业承接、创新提升、雄安新区总部建设、廊坊北三县融入新两翼、医疗协同等方面分别展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果和未来发展规划。
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河北新闻广播联合大会新闻宣传组推出两会特别访谈《新作为新活力》,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目标任务,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邀请相关领域代表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加快第一批央企总部、高校、医院等项目建设,衔接落实第二批疏解实施方案,吸引落地更多市场化疏解项目。
持续开展雄安行系列活动,吸引更多人了解雄安、来到雄安、扎根雄安。支持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构建新材料、金融科技等产业链创新链。
2023年,河北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动雄安现代化城市雏形全面显现。为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河北将争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雄安布局,加快科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建设运营,推进雄安高新区建设。雄商、雄忻高铁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启动区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三横四纵骨干路网具备通车条件,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建设进展顺利,4所疏解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开工建设,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开学开诊,新区行政区划代码落地使用。
新区落实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住房公积金、养老、医保等政策基本实现与北京标准相衔接,承接疏解加力提速。新区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加快组建,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成立。
新华社石家庄1月23日电(记者齐雷杰、巩志宏)记者从正在召开的河北省两会上获悉,河北聚焦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精心打造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推动更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向新区转移。
根据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河北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落实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体系。2024年,河北将推动雄安新区启动区、起步区、昝岗片区等重点片区建设,加快京雄快线、国贸中心等工程进度,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年内完成投资超2000亿元